摘要:
水管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抗御洪涝、旱灾的重要保证,是人、畜、农作物等安全用水的重要保障。随着水管单位公益服务与市场经济不断地深入发展,国有资产管理逐渐出现不相适宜的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阻碍其正常发挥,势必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下面就水管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体制改革思路谈一些看法。一、现状及存在问题水管单位的国有资产形成,大致可分为前后2个阶段,前一阶段为解放初期至70年代末,国家投入的资产经过岁月的运行磨损,所提折旧基金全部消耗于公益服务,现存余值、残值部分通过维修,仍在超负荷运行;后一阶段为80年代初至今,国债资金投入和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大量兴建、改建水利工程设施,增大了水管单位的国有资产,增强了防汛、抗旱、救灾的能力。随着国有资产规模的扩大,原管理模式逐步暴露出薄弱环节,其存在主要问题:一是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二是财务管理不到位,主要反映在:产权不清晰、家底不清、财务监督不严,国有资产有偿服务等收入难以足额收取到位,有的乱开票据,甚至开白条作为收据收款以及部分资产支出不能严格地按照财务等有关制度执行,造成资产流失等现象仍然存在;三是疏于管理,国有资产被集体或个人占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