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萧红回忆故乡所写的<呼兰河传>,却不仅仅是回忆,作家用儿童纯真与成人理性相糅的视角,去关照自己已逝的童年家园,用纯真的语言表现童真童趣,透过儿童的心灵世界来窥探百味人生;同时,也在淡淡的叙述中隐含着作家深切的悲哀和苍凉的况味,充溢着一种成熟生命对人间冷暖的关爱,以及透过这种关爱所显现的对人类生命轨迹的把握,从而走向一种超越的精神高度.
推荐文章
浅析《呼兰河传》空间叙事技巧
《呼兰河传》
空间
叙事技巧
《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叙述模式
《呼兰河传》
叙述模式
散文化
混沌凄苦人生的艺术再现 --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萧红
中国社会
文化思考
艺术思维
现代化
从《呼兰河传》透视东北乡镇传统民居形态
呼兰河传
萧红
东北
传统民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温暖和苍凉的"悄吟"--浅论《呼兰河传》的双重视角
来源期刊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儿童视角 温暖 成人视角 苍凉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赏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3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4
字数 4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079.2006.01.02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视角
温暖
成人视角
苍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季刊
1674-2079
13-1387/Z
大16开
承德市开发区高教园区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