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根据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厦发病机制,结合超短波治疗原理,从根本上消除鼓室内渗出液,达到根治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方法:患者取坐位,打开输出开关在预热位5min,将一个直径3cm圆形电极置于忠耳乳突部,另一个同样大小的电极置于患耳对侧颊车穴处,每个电极与治疗部位的空气间隙1.5cm。治疗剂量:根据年龄而定。一般25、35、45mA。10岁以下儿童,单耳每次治疗8min,双耳者,每次每耳治疗5min。10岁以上患者,单耳每次治疗15min,双耳每次每耳治疗10min,每日一次,疗程视病情而定,一个疗程不超过12d。结果;30侧患者治疗8d治愈者4例,治疗12d治愈者24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愈率93%,好转率100%。结论:本组研究在于用超短波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方法注意同时消除鼻、咽鼓管、鼓室、乳突的炎症,突破了传统治疗此病仅治疗咽鼓管、鼓室而忽略治疗乳交炎的不足。惠有慢性鼻或咽炎的患者,应戒烟酒,避免由于烟酒的损害、刺激使咽鼓管水肿,阻塞而形成分泌性中耳炎;用超短波治疗前,应首先查找引起咽鼓管阻塞的原因,在消除病因的同时,用此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避免因病因未除影响治疗效果;超短波治疗可使肿瘤扩散、转移,肿瘤患者禁用。
推荐文章
超短波辅助吉诺通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吉诺通
超短波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超短波辅助吉诺通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吉诺通
超短波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半导体激光结合超短波辅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半导体激光
超短波
分泌性中耳炎
药物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官科超短波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适宜诊疗技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五官科超短波 治疗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64.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红霞 4 2 1.0 1.0
2 郭正平 河南省开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科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泌性中耳炎
五官科超短波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适宜诊疗技术杂志
双月刊
1729-4223
河南省开封市丁角街1号
出版文献量(篇)
325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