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3年12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在周公庙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在祝家巷村北与马尾沟交汇的一条废弃水渠断崖上,发现了两片共有55字的刻辞卜甲。当时为了解卜甲的层位关系与共存状况,在卜甲暴露处开挖了一个约1平方米的小探方,两片卜甲出土于该探方的第4层[1]。为了进一步搞清卜甲出土单位的内涵,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周公庙考古队,于2005年4月对卜甲出土地点进行了发掘[2]。发掘显示,2003年出土卜甲的单位是一个灰坑,编号04QZH45[3]。2003年试掘探方的第4层,即为H45第1层。
推荐文章
关中西部地区抗污染性园林植物及其应用调查
抗污染性
园林植物
关中西部
关中西部粮食作物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
关中西部
粮食生产
问题
方向
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政策
卫生人力
中西部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周公庙遗址卜甲坑H45的期别与年代——兼论关中西部地区商周之际考古学文化分期的几点认识
来源期刊 古代文明(辑刊)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遗址 单位 探方 考古 水渠 灰坑 学院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29
页数 15页 分类号 K8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兴山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23 6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遗址
单位
探方
考古
水渠
灰坑
学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代文明(辑刊)
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