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获奖得主的相继揭晓,人们的眼光再次聚集到诺贝尔奖上。年年花落别处,何时轮到我家?中国的“诺奖”话题,顿时又酸涩起来。可惜“诺奖”没有“排排坐,吃果果”的规矩,绝大多数的“诺奖”奖项,也说不上“意识形态的歧视”,再说,年年颁奖,年年干看,早没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潇洒……那就坦言吧:“诺奖”早已是民族之痛。
推荐文章
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
中国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文学史
托尔斯泰
文学大师
易卜生
卡夫卡
吸引力
锂电诺奖与科学精神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锂离子电池
科学精神
创新求实
交叉合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们何以动不了“诺奖”的奶酪
来源期刊 政工研究文摘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诺贝尔奖 中国 科研工作 科学技术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
页数 1页 分类号 G3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诺贝尔奖
中国
科研工作
科学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政工研究文摘
双月刊
1009-0525
11-3318/D
北京西城区旃坛寺1号
出版文献量(篇)
177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