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岩骨段颈内动脉解剖特点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6例无颅底相关疾病病人的增强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影像工作站,在Amira软件的虚拟环境下,分析岩骨段颈内动脉与邻近的骨及血管解剖标志的构筑特点.结果 岩骨段颈内动脉起始于颈动脉孔颅外端,先上行为垂直部,然后转向前内构成膝部,自膝部直行至颈动脉管内口为水平部,远端折向前上接续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组合多种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显示岩骨段颈内动脉与邻近的骨迷路、内听道等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 采用基于CT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可精确识别岩骨段颈内动脉与一些重要颅底解剖标志的毗邻关系,同时也是术前评估手术入路的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岩体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进展
三维可视化模型
岩体结构
岩土工程
地质信息
软件
层状岩体三维可视化构模与数值模拟的集成研究
层状岩体
三维可视化构模
数值模拟
集成
多层螺旋CT肠系膜动脉造影的三维解剖学研
肠系膜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解剖学
颅面立体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及其意义
颅面结构
三维可视化
计算机图像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人岩骨段颈动脉解剖学特点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颞骨岩部 颈内动脉 成像,三维 神经解剖学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8-5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47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22X.2006.1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定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53 403 12.0 17.0
2 孟祥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10 58 4.0 7.0
3 余新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54 330 10.0 15.0
4 刘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12 30 4.0 5.0
5 乔广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18 8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颞骨岩部
颈内动脉
成像,三维
神经解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月刊
1009-122X
44-1459/R
大16开
广州市流花路111号
46-21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3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