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与事件相关电位(ERP)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和52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了SSR和ERP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卒中后抑郁组中SSR和ERP测定中的P300成分异常率分别为87.3%(48/55)和83.6%(46/55),两者异常吻合率为76.4%(42/55).卒中后抑郁组SSR测定结果中,SSR潜伏期和波幅值较对照组延长和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ERP测定中N2、P3波潜伏期和P3波幅较对照组分别延长和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N2、P3波潜伏期与SSR测定中潜伏期以及波幅与波幅之间呈正相关(r=0.29~0.36,P<0.01),而两者潜伏期与波幅之间呈负相关(r=-0.32~-0.33,P<0.01).结论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可作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
推荐文章
事件相关电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脑卒中
事件相关电位
功能障碍
综述
抑郁状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研究
抑郁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帕金森病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事件相关电位
运动神经元病的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研究
运动神经元病
交感神经
电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与事件相关电位对照研究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事件相关电位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5-6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26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2754.2006.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景贵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99 711 15.0 20.0
2 陆兵勋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卒中后抑郁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事件相关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