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包膜超声造影微泡在超声场中的理论振动模型,对其次谐波特性进行优化设计,从理论上计算和分析了微泡粒径、膜弹性及声压等对微泡次谐波响应的影响,以期获得其用于非破坏性次谐波成像的最佳条件.另外通过改变膜材料的配比,制备了具有不同膜弹性的超声造影微泡,对其声学特性进行了体外声学实验测定.仿真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膜材料配比条件下,制得的平均粒径为3μm左右的包膜微泡,可获得满意的次谐波响应,并且其用于非破坏性次谐波成像时的最佳工作声压约200~400 kPa.
推荐文章
超声造影剂微泡次谐波辅助压力估测技术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剂
次谐波
压力估测技术
血压测量
综述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纳米包膜微泡超声造影剂
表面活性剂
微泡
超声造影剂
共聚物微泡造影剂的制备与体外二次谐波特性研究
PLLA-PEG-PLLA共聚物
双乳化法
二次谐波
超声造影剂
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发展及最新临床应用研究
超声造影剂
微泡
靶向
分子成像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包膜超声造影微泡次谐波特性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声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239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
字数 4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1-0025.2006.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宗瑜瑾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8 39 3.0 6.0
2 万明习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00 734 16.0 21.0
3 王素品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36 262 10.0 15.0
4 陈红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6 33 3.0 5.0
5 章国路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声学学报
双月刊
0371-0025
11-2065/O4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21号
2-181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5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