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压力控制通气(PCN)治疗时的气道压力、氧合、血液动力学及心肺做功变化,探讨其治疗效果和肺保护作用。方法 18例ARDS患者在使用小潮气量(6-8ml/kg)、〈25次/分的高频率容量控制通气(VCV),气道峰压接近35~40cmH2O而氧合改善仍不满意时,改为PCV方式机械通气,观察此时气道压力、氧合、血液动力学及心肺做功指标的变化。结果 呼出潮气量相近的情况下,PCV时的气道峰压较VCV时明显降低,平均气道压、中心静脉压(CVP)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变化;PCV治疗后24小时PaO2、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心率显著减慢,呼吸频率减慢;增加吸气压力时潮气量随之增加,未发生气压伤。结论 PCV治疗ARDS在改善氧合,减少气压伤和心肺做功方面较VCV更为有效,值得优先采用。
推荐文章
高频振荡通气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高频振荡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机制
应用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病人压力性损伤预防的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损伤
综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无创通气支持监测与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衰竭
正压通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力控制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苏州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压力控制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 肺保护作用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63.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力控制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
肺保护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医学
半年刊
苏州市体育场路4号1号楼5楼
出版文献量(篇)
259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