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雌性鲤鲫杂交与雄性鲫鱼回交,制备了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并对其1龄鱼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进行了测定.其主要性状为:回交子代的背鳍条Ⅲ,15~18;臀鳍条Ⅲ,4~6;侧线鳞27~36;侧线上鳞和侧线下鳞同为5~6;鳃耙28~33;体长为体高的(2.35±0.11)倍,为头长的(3.33±0.13)倍,为尾柄长的(6.36±0.54)倍;头长为眼径的(4.54±0.20)倍;为眼间距的(1.74±0.07)倍;为尾柄高的(1.96±0.1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0±0.28)倍;体高为头高的(1.59±0.09)倍.结果表明,该回交子代鱼在可数和可量性状上都有个别性状产生变易,但大多数性状相对比较稳定.
推荐文章
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及倍性
鲤鲫杂交
回交子代
染色体数
DNA相对含量
倍性
转基因鲤鲫杂交(F1)回交三倍体子代红细胞大小与DNA含量测定
转基因鲤鲫杂交
回交子代
红细胞
DNA含量
水晶彩鲫、红鲫、锦鲤、荷包红鲤杂交子代的生长和体色研究
水晶彩鲫
红鲫
锦鲤
荷包红鲤
杂交
生长
体色
高寒鲤、红鲫杂交F1同亲本形态学特征比较
鲤鲫杂交F1
高寒鲤
红鲫形态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鲤鲫杂交(♀)×鲫(♂)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水产学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鲤鲫杂交 回交 子代 形态特征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9
字数 21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832.2006.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效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159 3935 35.0 57.0
2 梁利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91 2491 28.0 47.0
3 曹顶臣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66 800 14.0 25.0
4 闫学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30 300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鲤鲫杂交
回交
子代
形态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学杂志
双月刊
1005-3832
23-1363/S
16开
哈尔滨市道里区河松街232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3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