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可溶性全氟磺酸树脂和二氧化钛前躯体钛酸丁酯液-液相体系,结合蒸汽水热结晶方法制备了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钛杂化薄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方法对杂化薄膜的形貌、晶型、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蒸汽水热结晶法能促进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钛杂化薄膜的结晶和相变;水热后该杂化薄膜表面平整光滑,没有裂纹,二氧化钛晶型为锐钛矿并以球形微粒均匀分散在全氟磺酸树脂基体中;随着杂化体系中二氧化钛含量的增多,其粒径逐渐减小、团聚现象消失且杂化薄膜的紫外吸收性能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纳米二氧化钛
薄膜
载体
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TiO2薄膜
电化学法
溅射法
光催化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杂化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两相原位同步法
铅-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铅-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甲基橙
光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钛杂化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B辑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全氟磺酸树脂 二氧化钛 杂化材料 水热法 制备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4-2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3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9240.2006.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敏钊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 48 315 10.0 15.0
2 刘燕刚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 62 558 13.0 20.0
3 盛巧蓉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 12 52 5.0 6.0
4 张永明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 36 275 10.0 15.0
5 蔡超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8 241 8.0 13.0
6 李建梅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 6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氟磺酸树脂
二氧化钛
杂化材料
水热法
制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化学)
月刊
1674-7224
11-5838/O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