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和分析神经内镜术后发热反应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病人按手术方式分为5组:外侧裂蛛网膜囊肿造瘘组(SAC)、脑室内蛛网膜囊肿切除组(VAC)、透明膈造瘘组(SPF)、第三脑室底造瘘组(ETV)、脉络丛烧灼术组(CPC),分别总结各组病人的术后发热反应特点.结果术后发热反应以CPC组最重.术后达到最高体温的时间所有病人均不超过术后第3天.ETV组术后最高体温可出现在手术后当日的数小时内,而非ETV组病人无此现象.结论电凝烧灼、坏死组织残留、下丘脑刺激、脑脊液循环能力等多种因素,使神经内镜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反应.
推荐文章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病变的临床应用
神经内镜
治疗
颅内病变
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
脑出血
开颅手术
神经内镜
生存
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现状
神经内镜
应用现状
综述文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内镜手术后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手术后并发症 发热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2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1.1+1|R441.3
字数 27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22X.2006.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漆松涛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397 2452 23.0 28.0
2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84 570 13.0 19.0
3 张喜安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67 435 11.0 15.0
4 樊俊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61 312 10.0 13.0
5 黄传平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6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内镜
手术后并发症
发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月刊
1009-122X
44-1459/R
大16开
广州市流花路111号
46-21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3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