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环境科学       
摘要:
对闽江口以南近海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的分布和多样性及其与底质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叙述和讨论.结果表明:本次调查获得大型底栖生物标本经初步鉴定为114种,其中多毛类63种占首位,占总种数的55%.总生物量为14.42 g/m2,总栖息密度为161 个/m2.在总生物量组成中,甲壳动物占优势为29.7%,在总密度组成中,多毛类占优势为37.9%.从多样性方面来分析,多样性好的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丰度高、均匀度亦高.在泉州湾口、镇海角和浮头湾有文昌鱼分布,值得重视和保护;而在莆田的兴化湾、东山的诏安湾出现了大量的短吻虫益,具有资源利用价值.
推荐文章
珠江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特征
珠江口
大型底栖生物
群落
生态学
鸭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物群落的胁迫响应
ABC曲线
生态对策
生物群落
生态稳定性
标准生物量粒径谱
胁迫响应
鸭绿江口
滦河口-北戴河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滦河口-北戴河
大型底栖生物
群落
环境评价
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时空结构
长江口
鱼类浮游生物
时空分布
生物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闽江口以南近海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研究
来源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底栖生物 群落生态 闽江口
年,卷(期) 2006,(z1)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145|X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336.2006.z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时强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22 394 13.0 19.0
2 蓝虹 14 41 4.0 6.0
3 郑崇荣 10 46 4.0 6.0
4 董炜峰 25 98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栖生物
群落生态
闽江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环境科学
双月刊
1007-6336
21-1168/X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6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