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对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气象工作者在青藏高原研究,特别是1979年和1998年两次大规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科学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给出近年来青藏高原研究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可概要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两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在青藏高原边界层研究、对流特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许多新的观测事实.证明青藏高原也可能是低频振荡源地.试验发现青藏高原摩擦层风的Ekman螺线及热力混合层特征,发现青藏高原上对流边界层高度可达 2200 m,湍流边界层高度比平原地区明显偏高;研究给出了青藏高原近地层与边界层动力、热力结构及其湍流、对流云特征可构成青藏高原地区边界层的综合物理图像.追踪分析研究发现,连续成串从青藏高原中部或东部发生、发展的对流云团族呈显著东移的特征,认为长江暴雨洪水的初始对流云系统可追溯到青藏高原;研究发现,在适当的云天条件下,在青藏高原上可观测到极大的太阳总辐射、有效辐射和地表净辐射.青藏高原地面反照率的变化产生热源、热汇的区域影响效应,这种源汇带来季节性和区域性的变化将进一步影响到大气中长波波形的季节尺度变化,研究还强调指出青藏高原雪盖的年度变化的反馈作用表现对行星尺度环流特征的影响,在热带洋面也产生对SST异常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系统影响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感热气泵"(SHAP)的有效工作导致了青藏高原地区由冬到夏大气环流的突变及南亚高压的突然北跳,并维持着亚洲季风期;研究揭示出青藏高原周边"大三角"区域是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暴雨的水汽输送关键区,揭示在青藏高原地区及其东部水汽输送的"转运站"特征.水汽流向东的"转运"效应对长江梅雨期洪涝形成甚为重要;青藏高原大气物质输送及其臭氧异常特征研究取得进展,研究发现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大气臭氧总量有一明显的低值中心存在,并且发现拉萨的臭氧递减趋势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大,而拉萨位于青藏高原臭氧低值中心的区域.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研究
进展
卫星遥感在青藏高原大气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卫星应用
青藏高原
大气科学研究
风云卫星
遥感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研究述评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时空分布
亚洲夏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特征
青藏高原
水分循环
亚洲季风
水汽输送
全球变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边界层 动力和热力结构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6-772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4
字数 212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13.2006.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联寿 94 5269 39.0 71.0
2 徐祥德 156 6299 43.0 7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7)
共引文献  (721)
参考文献  (4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9)
同被引文献  (876)
二级引证文献  (834)
19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7)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5)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6)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51)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2(57)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3(7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4(8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69)
2015(89)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78)
2016(112)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17(136)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22)
2018(156)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139)
2019(158)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44)
2020(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边界层
动力和热力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1-7313
11-2690/P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7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