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低滴度HBsAg血清在入校新生中的分布及其相关HBV五项血清标志物特征,探讨影响低滴度HBsAg血清的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01~2004年入校新生12 280名进行血清HBsAg检测,以中和试验确定HBsAg阳性血清滴度在1∶8和1∶4的构成,并分析其HBV五项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血清684例.684例HBsAg阳性学生中,HBsAg血清滴度1∶8的120例,占总受检人数的1.00%,占阳性数17.54%;HBsAg血清滴度1∶4的30例,占总受检人数0.24%,占阳性数4.39%.对HBV五项血清标志物模式分析得出8种情况,其中以小三阳(HBsAg,抗-HBc和抗-Hbe阳性),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HBsAg和抗-HBc阳性,HBsAg和HBeAg阳性4种结合模式为主.结论低滴度HBsAg血清与高滴度HBsAg血清HBV五项标志物基本模式一致,证明HBsAg血清滴度高低的传染性一致,这类人群更不能忽视,应同时进行HBV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对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推荐文章
某高校4届新生的HBsAg检测结果分析
高等院校
大学生
乙肝病毒感染
预防接种
16434名大学新生中HBsAg检测情况分析
乙肝病毒
携带
预防接种
HBsAg携带者血清TSGF与其他肝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肝炎病毒,乙型
肿瘤相关物质群
甲胎蛋白
肝病
某高校新生HBsAg和ALT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抗原
ALT
大一新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入校新生低滴度HBsAg血清检测意义与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抗原 乙型 血清诊断 学生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高校保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
页数 1页 分类号 R512.6+2
字数 14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17.2006.03.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纯 兰州理工大学医院检验科 26 8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抗原
乙型
血清诊断
学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学校卫生
月刊
1000-9817
34-1092/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51号
26-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15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124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