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4年10月,云南漾濞县金牛村一位名叫罗光明的乡村医生,在其村后山崖上发现崖画,从此首次揭开了大理古代崖画调查研究的序幕。崖画位于大理点苍山马龙峰西坡,海拔约2 000米,北纬25°42′,东经100°07′。在崖画地点东侧有一条箐沟,叫吃水箐,常年有水。崖画在一单独突出的岩石上,从远处看,整个就像头戴草帽的人,因此当地百姓称之为草帽人。画面朝南,高9米,宽(底脚)13米,为缺角长方形,掩蔽在青松灌木丛中。从崖画的色泽来分析,此画可分为三个时期所作,形成三个层次。下面我们作描述分析。A层为早期作的画,在岩壁的右上方,赭色较暗淡。画面依稀可辨的是几头牛,有一牛头两角较长,成倒八字弯曲,此层画面较大,但残损严重,约剩2平方米,若群牛在广袤的田野上奔跑,这组画面我们暂定为牛群图。此图离地面5米左右,作画时可能利用石壁前的树木,攀树而画的。B层和C层的画重叠在一起,但从作画的手法、内容来看,时间较为接近,只是采用的颜色不同。B层在底为土黄色,有五笔画的人形和手掌印,用指头蘸色画,人的头、身一竖而成,手、脚成八字分开与身体相连,形体简单,没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