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伤痛膏外敷的抗炎、镇痛作用和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和温浴致痛法研究中药伤痛膏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大鼠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以镇江膏为对照组测定伤痛膏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采用大白兔及豚鼠皮肤外涂法研究其刺激性和过敏性作用;采用小鼠皮下注射法对其急性毒性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伤痛膏能明显抑制热水所致的小鼠疼痛,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可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伤痛膏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伤痛膏对大白兔及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和过敏性作用;小白鼠皮下注射法表明伤痛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伤痛膏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消肿作用,无刺激性和过敏性,毒性极小或无毒性,用药安全性高.
推荐文章
卷烟中药添加剂毒理学模式研究
卷烟
中药添加剂
毒理试验
相关药物巴布剂的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近况
巴布剂
凝胶膏剂
药效学
毒理学
不同中药外敷方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痛证效果观察
软组织损伤,慢性
经穴贴敷
局部贴敷
疼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伤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部分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 伤痛膏 药效学 毒理学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4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44.1
字数 53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205.2006.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汉庆 35 212 8.0 13.0
2 董晓俊 46 270 9.0 14.0
3 覃剑 7 104 4.0 7.0
4 李跃京 4 70 3.0 4.0
5 张朝阳 3 5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214)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36)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4(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5(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6(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8(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
伤痛膏
药效学
毒理学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