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适生性评判指标分析为基础,采用生物学建模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我国677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数据以及全国土壤pH等值线图,对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强,适生范围较广,每年4~9月份,该病菌在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适生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鉴于此,我国应加强苜蓿黄萎病菌的植物检疫措施力度,严防该病的传入或扩散.
推荐文章
山西棉田黄萎病菌致病力差异研究
山西省
转基因抗虫棉
黄萎病菌
致病力差异
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气候适生性分析
喀西茄
牛茄子
曼陀罗
入侵植物
潜在地理分布
最大熵模型
基于CLIMEX的苜蓿叶象甲在我国的适生区分析
苜蓿叶象甲
适生区
CLIMEX
ArcGIS
牧草
棉花黄萎病菌鉴定技术现状及展望
棉花黄萎病菌
鉴定技术
棉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苜蓿黄萎病菌 适生性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
字数 31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29-1542.2006.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国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34 527 14.0 22.0
2 李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143 1630 22.0 33.0
3 邵刚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4 38 3.0 4.0
4 孙楠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16 388 11.0 16.0
5 张祥林 65 571 13.0 21.0
6 耿建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5 7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96)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苜蓿黄萎病菌
适生性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
双月刊
0529-1542
11-1982/S
大16开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2-48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4206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