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温下法与温涩法在溃疡性结肠炎(UC)细胞免疫调节方面的不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标记法检测治疗前后温下组、温涩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温下组、温涩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8+细胞绝对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参考值(P<0.05);温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CD3+、CD4+细胞绝对计数亦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治疗后,温下组外周血CD3+、CD4+与CD8+细胞绝对计数变化差值均显著高于温涩组与对照组(P<0.01);温涩组外周血CD3+与CD8+细胞绝对计数变化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变化差值高于温下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①U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总体以CD8+细胞水平升高及CD4+/CD8+比值下降为主,而CD4+细胞绝对数增多与其活动性有关.②温涩法不但能显著降低CD3+细胞计数和CD8+细胞计数,还能提高CD4+/CD8+比值;温下法能显著降低CD3+、CD4+与CD8+细胞计数,但不能提高CD4+/CD8+比值.
推荐文章
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
T淋巴细胞亚群
温下法与温涩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8、TNF-α的影响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温下法
温涩法
清肠化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清肠化湿方
溃疡性结肠炎
T淋巴细胞亚群
英夫利西单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
英夫利西单抗
淋巴细胞亚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下法与温涩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结肠炎,溃疡性 T淋巴细胞亚群 温下法 温涩法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76
字数 27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38X.2006.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德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49 573 13.0 21.0
2 崔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50 650 15.0 22.0
3 王新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96 1129 17.0 29.0
4 李晓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 22 76 5.0 8.0
5 林燕 68 376 12.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4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肠炎,溃疡性
T淋巴细胞亚群
温下法
温涩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月刊
1671-038X
42-1612/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
38-21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4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