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河道滞留塘系统是一项适用于中小型污染河流净化的生态技术,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型河流污染严重,研究河道滞留塘系统对河流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该研究对实际污染河水进行了一年现场试验研究,通过改变水力停留时间,考察了不同季节、不同河水水质条件下河道滞留塘系统对河水中氨氮(NH3-N)和总磷(TP)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河道滞留塘系统主要通过颗粒物的重力沉降作用净化河水中的总磷(TP).在该研究条件下,TP去除率接近30%,去除速率为0.01~0.02 g·h-1·m-2.TP去除速率约为0.003倍的SS去除速率,两者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可通过测定滞留塘SS去除速率来预测TP去除速率.但滞留塘系统对NH3-N无显著去除能力.
推荐文章
模拟串联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重污染河水中氮的研究
串流垂直流人工湿地
河水
水力负荷
植物
悬浮颗粒物在河道滞留塘系统中的沉降与沉积特性
河道滞留塘系统
悬浮颗粒物
沉降
沉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道滞留塘系统对污染河水中氮磷的去除特性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河道滞留塘系统 污染河水净化 TP NH3-N 悬浮颗粒物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30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906.2006.01.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07)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道滞留塘系统
污染河水净化
TP
NH3-N
悬浮颗粒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