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孔隙型储层的屏蔽暂堵技术研究应用较成熟,而裂缝-孔隙型储层的研究不够深入,未充分考虑裂缝宽度及正压差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缝宽及压差条件下的屏蔽环暂堵效果.对川东北区改性后的钻井液进行评价,以碳酸盐岩为实验岩心,进行了裂缝宽度分别为10 m、20m、50 m的岩样的屏蔽暂堵实验及同一岩样在正压差为1 MPa、2 MPa、3 MPa和4 MPa的屏蔽暂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浆对裂缝宽度在10~50m的岩样暂堵和返排效果好,强度高,并且和该钻井液粒度峰值相匹配的裂缝宽度为50 m左右的岩样,暂堵和返排效果最好.裂缝宽度在10 m左右的岩样,合理的正压差为2 MPa.
推荐文章
保护碳酸盐岩储层屏蔽暂堵技术研究进展
碳酸盐岩
防止地层损害
钴井液
临时性封堵
综述
裂缝性储层屏蔽暂堵分形理论的研究
裂缝性储层
屏蔽暂堵剂
优选
分形理论
储层保护
研究
裂缝性储层屏蔽暂堵分形理论的研究
裂缝性储层
屏蔽暂堵剂
优选
分形理论
储层保护
研究
强应力敏感裂缝性致密砂岩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
裂缝性储藏
应力敏感
钻井完井液
屏蔽暂堵
静态缝宽
动态缝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裂缝宽度及压差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屏蔽暂堵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钻井完井液 屏蔽暂堵 裂缝宽度 正压差 渗透率恢复值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98,1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44
字数 23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68X.2006.02.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大伟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3 69 2.0 3.0
2 康毅力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35 278 9.0 15.0
3 游利军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16 115 6.0 10.0
4 刘静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21 2.0 2.0
5 高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8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钻井完井液
屏蔽暂堵
裂缝宽度
正压差
渗透率恢复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6-768X
51-1177/TE
大16开
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62-4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5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