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观察慢性糜烂性胃炎(CEG)黏膜病理形态学特征,分析120例CEG患者,发现黏膜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以急、慢性炎症性病变(均为98.33%)、固有层小血管病变(95.83%)及上皮损伤(70.00%)为主,部分患者可发生1~2级的黏膜腺体病变(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及肠化生).因此,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固有层小血管病变及上皮损伤是CEG的主要病理形态特征,伴有轻度黏膜腺体病变.
推荐文章
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胃炎
瑞巴派特
药物疗法
泮托拉唑联合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泮托拉唑
柴芍六君子汤
慢性糜烂性胃炎
自拟清胃散结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31例临床观察
清胃散结汤
慢性糜烂性胃炎
脾虚
湿热
痰浊
瘀血
复方尿囊素片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糜烂性胃炎
复方尿囊素片
雷贝拉唑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来源期刊 临床消化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病理形态学特征 炎症性病变 血管病变 上皮损伤 黏膜腺体病变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2-37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73.3
字数 1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005-541X.2006.0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19 72 5.0 8.0
2 陈其奎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70 498 12.0 19.0
3 王凌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34 263 8.0 15.0
4 钟英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101 511 12.0 16.0
5 幸连春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3 20 3.0 3.0
6 曾志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35 482 12.0 21.0
7 黄志青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4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9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糜烂性胃炎
病理形态学特征
炎症性病变
血管病变
上皮损伤
黏膜腺体病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消化病杂志
双月刊
1005-541X
42-1315/R
大16开
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
38-1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