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合成了掺杂Cu的钙钛矿型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考察了pH值、陈化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前驱体性质和膜片透氧性能的影响,采用TG-DSC考察了复合氧化物粉体的生成过程,采用XRD、TEM对粉体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对材料进行了透氧性能测试并与固相反应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pH=10~11,陈化时间为10小时是最佳的前驱体制备条件,合成温度为800℃即可得到纯相钙钛矿结构的粉体,其平均颗粒直径为90nm,透氧测试结果显示,制备方法和Cu掺杂量对膜片的透氧性能有显著影响,900℃时共沉淀法制备的SrFe0.6Ti0.1Cu0.3O3-δ的透氧量达到O.64ml·min~·cm-2(STP).
推荐文章
钙钛矿型混合导体BaCo_(0.7)Fe_(0.2)Nb_(0.1)O_(3-δ)的透氧性能
BaCo_(0.7)Fe_(0.2)Nb_(0.1)O_(3-δ)
透氧膜
体扩散
表面过程
基于正交设计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β-磷酸三钙
β-磷酸三钙
共沉淀法
正交设计
化学分析
钙钛矿型致密膜透氧过程的经济评价
钙钛矿型致密膜
透氧过程
经济评价
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Cu-Sn预合金粉末
Cu-Sn预合金粉末
共沉淀法
热分解
粒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共沉淀法制备Cu掺杂的钙钛矿型混合导体透氧材料
来源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透氧 钙钛矿 混合导体 共沉淀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1-8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812.2006.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新法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11 1267 18.0 29.0
2 林维明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54 1723 21.0 31.0
6 张恒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0 303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透氧
钙钛矿
混合导体
共沉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812
33-1307/T
大16开
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系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484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