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把分子设计理论引入电解液设计领域,利用化学计算方法建立电解液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这种内在联系进行定量化研究,设计新的电解液组分,并进行性能预测和筛选.依据这种方法,设计了一种电解液成膜添加剂.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添加剂可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电池经2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首次放电容量的90.6%;同时也表明利用化学计算进行电解液功能组分设计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低温电解液
有机溶剂
锂盐
添加剂
电解液对于锂离子电池可靠性的影响研究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可靠性
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用于高压锂离子电池
离子液体
电化学
氧化
电解液
高压
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功能组分的设计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化学计算 成膜添加剂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4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34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79.2006.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阳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1 50 4.0 6.0
2 解晶莹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43 1055 19.0 32.0
3 孙伟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191 1635 20.0 28.0
4 谢晓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8 122 7.0 10.0
8 陈立宝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4 8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化学计算
成膜添加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