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区域年降雨量的差异,将抚仙湖磷矿区年降雨量分别为1 200~1 300 mm和1 000~1 100 mm的区域分别划分为东大河流域磷矿区和帽天山磷矿区两个研究单元,通过在两区域的8种植被类型(含矿山废弃地))中设置野外径流观测小区,在自然降雨状态下对小区土壤磷素随其径流的流失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是矿山废弃地土壤磷素流失的关键因子,在大、暴雨状态下矿山废弃地土壤磷素流失量远大于各植被类型,对抚仙湖水质产生不利的影响.各植被类型土壤磷素随径流的流失量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量,其流失总量次序与径流总量次序相一致,表现为:灌草丛>地盘松林>云南松混交林>华山松林>竹林>桉树林,除灌草丛外其他各植被类型均能对土壤的磷素起较强的滞留作用.
推荐文章
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废弃地恢复灌草丛的物种配置研究
植被恢复
灌草丛群落
物种配置
磷矿开采废弃地
抚仙湖流域
云南抚仙湖流域废弃磷矿区水污染现状
抚仙湖流域
磷矿
流失
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废弃地恢复竹林群落的物种配置研究
植被恢复
竹林群落
物种配置
磷矿开采区
抚仙湖流域
抚仙湖流域土壤侵蚀遥感监测
土壤侵蚀
遥感监测
USLE模型
生态环境
抚仙湖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抚仙湖流域磷矿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磷素径流流失研究
来源期刊 西部林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抚仙湖流域 植被类型 土壤磷素 径流流失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0,56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4
字数 53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246.2006.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树华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59 840 17.0 26.0
2 王宝荣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18 290 10.0 17.0
3 赵敏慧 33 124 8.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抚仙湖流域
植被类型
土壤磷素
径流流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林业科学
双月刊
1672-8246
53-1194/S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内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7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4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