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邻区的下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页岩系到碳酸盐岩的地层序列.寒武系与震旦系之交的台地淹没事件之后,在研究区域普遍形成一套以牛蹄塘组为代表的缺氧盆地相黑色岩系,随着沉积环境的逐渐变浅,在下寒武统顶部发育一套以清虚洞组为代表的碳酸盐岩地层.因此,下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序列.在二级层序之中,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垂直叠加形式,自下而上三级层序由"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序列演变为"海侵体系域(TST)+凝缩段(CS)+高水位体系域(HST)",层序界面类型由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界面演变为明显的暴露间断面,意味着二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存在相似性.上述时间变化在不同的空间古地理背景之中形成了一些差异,从北西向南东,古地理背景由浅变深,下寒武统厚度变薄,向东南变为一个难以进行三级层序划分的凝缩序列.以不同古地理背景的典型剖面的层序划分为基础,根据三级层序的两大属性--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可以建立研究区域能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的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表明,研究区域的下寒武统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地层序列,代表以凝缩序列为基底的碳酸盐台地生长与形成过程;伴随着寒武纪早期的快速海侵作用事件所造成的生态空间的拓展,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奠定了古地理基础,同时意味着沉积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事件之间的较为密切的关系以及若干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推荐文章
层序的成因及层序地层格架
层序地层
层序成因
层序地层格架
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形成的古地理背景
上扬子区
下寒武统
层序地层格架
古地理背景
上扬子区震旦系层序地层划分
层序划分
震旦系
上扬子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上扬子区 下寒武统 层序划分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2-130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539.2
字数 10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6.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冥相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64 1562 25.0 37.0
5 张海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178 8.0 13.0
9 孟晓庆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6 92 5.0 6.0
13 陈永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4 7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6)
共引文献  (174)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37)
二级引证文献  (294)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2(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3(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4(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6(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8(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20(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扬子区
下寒武统
层序划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