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名健康人、48例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0例获完全缓解ITP患者的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百分率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并以RP%和PAIg两种方法配对测定48例ITP患者,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结果:ITP初治组的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缓解组的RP%和绝对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RP%对IT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和98%,而PAIg对IT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和80%,RP%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PAIg(P<0.01).提示RP%法对ITP的诊断价值较传统PAIg法大,且可作为ITP临床判断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推荐文章
42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
护理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织血小板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流式细胞仪 血小板相关抗体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58.2
字数 15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99.2006.01.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祥山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42 176 8.0 11.0
2 谢晓宝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34 151 7.0 10.0
3 邱国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38 182 9.0 10.0
4 杨斌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11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织血小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流式细胞仪
血小板相关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399
32-1674/R
大16开
苏州市十梓街1号
28-81
196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1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