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大别造山带东端和苏鲁造山带西端,郯庐断裂带存在着同造山期和早白垩世两期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在张八岭隆起南段迄今为止只发现了早白垩世的走滑剪切带.这些剪切带由若干条小型韧性剪切带组成,带内糜棱岩都具有陡倾的糜棱面理和平缓的矿物拉伸线理.野外构造、显微构造及石英C轴组构皆指示了左旋走滑剪切指向.新生矿物组合和矿物变形行为分析显示大别山东端郯庐早、晚两期剪切带主要形成于中绿片岩相的变质温度环境,张八岭隆起南段剪切带主要形成于高绿片岩相的变质温度环境,苏鲁造山带西端郯庐早、晚两期剪切带则形成于高角闪岩相的变质温度环境.糜棱岩内基质中新生白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指示大别山东端和张八岭隆起南段出露的郯庐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低压环境下,而苏鲁造山带西端的郯庐韧性剪切带形成于高压榴辉岩相环境.这些详细的构造研究显示: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造山期郯庐断裂带以左旋走滑构造型式存在,而在早白垩世太平洋构造域中它又再次发生了强烈的左行平移.
推荐文章
郯庐断裂带南段及其周边地区应力场分区与反演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分区反演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南段(郯城—淮河)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郯庐断裂带
安丘—莒县断裂
浅部构造格架
断层活动性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应力场及变形特征
震源机制解
格点尝试法
应力场
地壳变形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土壤气体
地球化学特征
浓度异常衬度
郯庐断裂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构造特征与变形规律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构造特征 糜棱岩 温压环境 左旋走滑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6-241,255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110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3-5020.2006.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国生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9 3291 29.0 57.0
2 朱光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47 4810 40.0 65.0
3 王勇生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7 1263 17.0 35.0
4 谢成龙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7 1093 17.0 33.0
5 徐佑德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 14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6)
共引文献  (451)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801)
二级引证文献  (1215)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3(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4(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8(6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09(6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0(5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2(5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3(9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79)
2014(11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10)
2015(10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16(168)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57)
2017(17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64)
2018(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0)
2019(14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8)
2020(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郯庐断裂带
构造特征
糜棱岩
温压环境
左旋走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