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为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相沉积,具有厚度大、分布稳定的特点.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理论,对飞仙关组进行层序划分与对比,划分了5个四级层序10个体系域,建立了该区的沉积模式.作为主力储集类型的台地边缘鲕滩相发育于第Ⅰ个层序的高位期及第Ⅱ、Ⅲ层序中.罗家寨地区发育两个(期)边缘鲕滩,由东向西推移,西部滩体的形成时间晚于东部.两个滩体经历的成岩过程有所差异,东部滩体经历了5期白云石化和淡水溶蚀作用,西部滩体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明显减弱,只可以识别出微弱的白云石化作用,因此东部滩体储集性能优于西部.图4表1参7
推荐文章
罗家寨飞仙关鲕滩气藏开发布井方式研究
油气藏
鲕状灰岩
硫化氢
定向井
布井
数值模拟
四川盆地
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预测川东北大安寨段介屑滩分布
晚侏罗世
沉积相
生物滩
分布
特征
层序地层学
川东北三叠系飞仙关组深层鲕滩气藏勘探目标
四川盆
地东北
飞仙关组
气藏
成藏
勘探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沥青与天然气成藏过程
鲕滩
储层沥青
裂解气
成藏过程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东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层序地层学在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早期地质评价阶段的应用——以川东北罗家寨鲕滩气藏为例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边缘鲕滩 层序地层学 沉积模式 飞仙关组 罗家寨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6-4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32.1
字数 31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6.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国生 26 553 14.0 23.0
2 郑雅丽 7 101 6.0 7.0
3 张险峰 2 2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边缘鲕滩
层序地层学
沉积模式
飞仙关组
罗家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