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油松毛虫越冬幼虫的病死僵虫分离、筛选得到适应北方生态环境的致病菌株;通过人工培养得到纯化的白僵菌菌株.测定了该菌株在不同温、湿度下的萌发率,以及不同温度下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及产孢率.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25℃,RH80%±5%时其萌发率为91.6%;RH95%时可达98.7%;RH35%时仍有10.7%的萌发率.在25±1℃、RH75%±5%条件下用1.0×106、5.0×106、1.0×107、5.0×107、1.0×108个/md的孢子悬液感染3~4龄油松毛幼虫,10d的死亡率达67.49%~95.13%.在温湿度相对较低的林间自然条件下,对油松毛虫幼虫侵染23d的校正死亡率可达50.0%~78.4%.在冬季11月份和春季3月份通过撒施白僵菌湿粉剂(4.5×109个/g)防治树根下越冬的油松毛虫幼虫,死亡率可达50%~78%.
推荐文章
山西林区地衣种类及区系地理成分研究
地衣
物种多样性
分布
地理区系
黄龙山林区油松毛虫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松毛虫
针叶林
综合防治
黄龙山林区
马尾松毛虫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筛选
球孢白僵菌
马尾松毛虫
鉴定
毒力
皖西低山丘陵林区马尾松毛虫危害对松树生长量的影响
生长量
马尾松毛虫
危害
低山丘陵林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僵菌对山西林区油松毛虫的致病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油松毛虫 白僵菌 致病力 山西 林区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63.421|S476.12
字数 3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9261.2006.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宇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4 97 4.0 4.0
2 薛皎亮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56 555 14.0 20.0
3 谢映平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79 704 15.0 21.0
4 王国昌 47 323 10.0 15.0
5 原贵生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4 5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8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松毛虫
白僵菌
致病力
山西
林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双月刊
2095-039X
11-5973/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2-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