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引起红花酢浆草叶斑病的假尾孢属真菌红花酢浆草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oxalidis Goh & Hsieh)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红花酢浆草叶片煎汁+葡萄糖20 g、V8汁和Richard培养基.pH3~12适合菌落生长,最适宜pH4~6,适宜温度为20~25℃.病原菌对麦芽糖、葡萄糖、蔗糖、乳糖和对牛肉膏的利用好于其他碳源或氮源.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25℃,pH4~6,分生孢子萌发的相对湿度为98%~100%,营养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推荐文章
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香蕉叶斑病
多主棒孢菌
生物学特性
云南省
烟草叶斑病新病原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烟草叶斑病
病原菌
多基因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
广西贺州
地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地锦
叶斑病
马卡假尾孢
生物学特性
烟草附球菌叶斑病的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烤烟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多基因序列分析
附球菌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花酢浆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花酢浆草 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
字数 40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29-1542.2006.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崇刚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1 596 15.0 20.0
2 纪瑛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1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花酢浆草
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
双月刊
0529-1542
11-1982/S
大16开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2-48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42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