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拉长石晕彩与其内部结构的关系,采用Philips CM12型透射电镜结合矿物薄片,对拉长石样品的不同颜色区域进行了观察.对晕彩效应成因的研究结果表明,拉长石的晕彩效应是典型的于涉型晕彩,内部的出溶连生结构是导致拉长石产生晕彩的根本原因.只有当连生片晶的厚度为128~252 nm时,拉长石才能产生可见光范围内的干涉色.由于连生片晶不是绝对平行,表面也并不完全平坦,导致所显现的干涉色不是单一颜色.为了更好地显现晕彩,宝石的切磨方向应与内部出溶连生结构的方向尽量一致,宝石表面与连生片晶的夹角越小,观察到晕彩的方向就越正,当夹角大于45°后,样品表面就观察不到晕彩了.晕彩的颜色受出溶条纹厚度的影响,条纹组的单元层厚度越大,干涉色波长越长;两组条纹的厚度比越大,干涉色波长越长;据此建立了晕彩拉长石的内部结构模型.
推荐文章
拉长石晕彩成因的电子探针研究
拉长石
晕彩成因
电子探针
干涉色
层状结构
海浪外观统计与内部结构关系的数值研究
外观统计
内部结构
频谱
外频谱
波数谱
外波数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拉长石晕彩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晕彩 博吉尔德连生 出溶连生片晶 干涉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78.968
字数 51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06.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立平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 27 169 7.0 12.0
2 谢浩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 11 24 3.0 4.0
3 裴景成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 19 8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晕彩
博吉尔德连生
出溶连生片晶
干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