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胎传梅毒骨损害的临床特点、X线表现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1997至2005年共确诊并收治早期胎传梅毒患儿48例,其中出现骨损害者16例.回顾性分析早期胎传梅毒骨损害患儿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5~57 d,对其临床表现及X线特点进行分析.全部病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并摄四肢长骨X线片.并给予青霉素G 15万~20万U·kg-1·d-1,分3次静脉滴注,连续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16例患儿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均为阳性,滴度:1:128者3例,1:64者2例,1:32者6例,1:16者3例,1:8者2例.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均为阳性.16例患儿的父母共30人接受了梅毒血清RPR、TPPA检查,其中16位母亲RPR均呈阳性;14位父亲中13人RpR呈阳性.所有受检父母TPPA全部为阳性,HIV初筛实验结果均呈阴性.早期胎传梅毒骨损害的临床特点为受累肢体活动障碍、肿胀,营养不良、身体质量过轻和多器官功能损害,主要X线表现为累及四肢长骨的干骺端炎、骨膜炎或骨髓炎,干骺端与长骨干相连接处分裂增宽为其特征性表现.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RPR阴转,骨质损害已痊愈,仅遗留轻微骨膜增厚,部分出现哈钦森(Hutchinson)牙.结论 早期胎传梅毒骨损害临床和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经过有效治疗,骨损害可痊愈.
推荐文章
新生儿胎传梅毒63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
梅毒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青霉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胎传梅毒性骨损害的临床特点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梅毒 先天性 骨软骨炎 骨膜炎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9-5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5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3-2352.2006.08.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梅毒
先天性
骨软骨炎
骨膜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