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就超声波处理对一次污泥强化沉降与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污泥性质中的SV、滤饼含水率、比阻、粘度等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短时间的超声作用可以提高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超声处理7s后滤饼含水率降低2.9%;超声l0s时粘度和比阻值最小,比原污泥分别减小29.4%和24.2%;15s后污泥沉降速率是原污泥的3.7倍.如投加絮凝剂,投加量为0.054g/L时污泥沉降速率最快,最终污泥体积为84.5%,粘度值最低,为84.5mpa.s.加入超声10s作用后,最佳絮凝剂投加量为0.027g/L,且最终污泥体积比单独投加0.054g/L时减小4%,粘度值降低14.8%.超声波与絮凝剂的联用可以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和沉降性能,减小絮凝剂的量达一半以上.
推荐文章
优化超声波联合絮凝剂强化污泥脱水的研究
双频超声波
絮凝剂
污泥脱水
微波-超声波对铝加工污泥的脱水性能研究
铝加工污泥
微波
超声波
脱水性能
超声波强化给水污泥沉降和脱水性能的研究
超声波
污泥
沉降性能
脱水性能
聚丙烯酰胺
低强度超声波对膨胀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及污泥减量的影响
活性污泥
超声处理
污泥膨胀
污泥减量
沉降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波强化一次污泥沉降与脱水性能的研究
来源期刊 应用声学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超声波 一次污泥 脱水性能 聚丙烯酰胺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
字数 3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10X.2006.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光明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65 1023 16.0 31.0
2 王伟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69 3463 33.0 52.0
3 杨金美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5 242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30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3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2(3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3(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4(4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5(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7(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波
一次污泥
脱水性能
聚丙烯酰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声学
双月刊
1000-310X
11-2121/O4
16开
北京海淀北四环西路21号
2-5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0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