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低纬山地气象       
摘要:
对不同植物群落空气的负离子浓度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群落环境空气中负离子浓度顺序为:阔叶林>混交林>草地>灌丛;(2)一年中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均为夏、秋季高于冬、春季,且夏季最高,而冬季最低,其中又以阔叶林的空气质量最好;(3)动态水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大于静态水,动态水中瀑布产生的负离子大于跌水,跌水大于溪流;(4)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造林能显著提高环境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而单纯种草效果不明显.在开发利用水体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时,应多开发动态水体的综合功能.
推荐文章
千岛湖姥山林场不同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比较
森林生态学
千岛湖
森林群落
空气负离子
空气质量
单优群落
广州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特征研究
城市绿地
空气负离子
空气清洁度
植物群落
6种植物群落夏季空气负离子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森林生态学
植物群落
空气负离子
气象因子
生态效应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
环境学
空气负离子
柳杉群落
关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
来源期刊 中低纬山地气象 学科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植物群落 变化规律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8.1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98.2006.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松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 231 5.0 9.0
2 杨绘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56 1.0 1.0
3 李绍飞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56 1.0 1.0
4 吴学强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5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56)
二级引证文献  (316)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2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3(2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4(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3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6(4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7(5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8(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气负离子
植物群落
变化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低纬山地气象
双月刊
2096-5389
52-1171/P
16开
1962-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63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6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