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攀枝花市大部分地区属泥石流重度危险区,所辖区县历史上多次受泥石流危害,现在仍有许多城镇、工矿、电站和交通设施受泥石流威胁.本区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繁的地质条件,坡陡谷深、谷盆交错分布的地形特征,降水集中、气温日较差大、干燥少雨的气候特点,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为泥石流的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受其影响,泥石流与断裂构造、地震活动、地层岩性、岩石风化程度、暴雨强度及人类活动具有空间分布上一致性.这不仅揭示了泥石流与其发育环境的关系,也为区域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泥石流分布特征
西线一期工程
泥石流
形成环境
特征
四川省泥石流活动与降水因子特征
四川省
泥石流
时空分布
降水
K-means聚类
小秦岭地区泥石流环境条件量化研究与趋势分析的系统熵模型
小秦岭地区
泥石流
环境条件量化
系统熵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攀枝花泥石流发育的环境条件及其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攀枝花 泥石流 环境条件 分布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18,2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409.2006.02.06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兴菊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23 314 8.0 17.0
2 刘华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85 933 18.0 27.0
3 杨思全 29 207 8.0 13.0
4 张金山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8 364 8.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攀枝花
泥石流
环境条件
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