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6-羟基多巴胺毁损纹状体鼠模型上,探讨阿扑吗啡的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方法 用6-羟基多巴胺毁损大鼠单侧纹状体,在毁损前15 min注射阿扑吗啡(10 mg/kg,s.c.),连续注射11d.毁损2周后,分别进行行为学(苯丙胺引起的旋转数目)、组织学(黑质和腹侧被盖区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计数)的观察.结果 阿扑吗啡降低苯丙胺引起的向损伤侧旋转的次数,显著降低黑质神经元的损伤(从50%降至30%).且多巴胺细胞形状可恢复到类似正常组;阿扑吗啡对正常鼠黑质细胞数无影响,但可使腹侧被盖区细胞数显著增高37%.结论 阿扑吗啡对6-羟基多巴胺毁损纹状体模型鼠的黑质和腹侧被盖区神经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改善运动功能.同时,对正常鼠的腹侧被盖区也显示神经营养作用.
推荐文章
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
脚桥核
M型胆碱能受体
氧化震颤素
帕金森病
电生理学
姜黄素对6-羟基多巴胺所致大鼠拟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
大鼠
姜黄素
6-羟基多巴胺
帕金森病
多巴胺
中药颤复宁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颤复宁
6-羟基多巴
多巴胺神经元
钙离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重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腺病毒保护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
帕金森病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重组腺病毒
多巴胺
MPTP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扑吗啡对6-羟基多巴胺毁损纹状体鼠的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阿扑吗啡 神经保护 6-羟基多巴胺 黑质 腹侧被盖区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3-8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
字数 20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325.2006.08.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建阳 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08 1181 19.0 30.0
2 袁红 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30 207 9.0 13.0
3 王梅康 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42 236 9.0 13.0
4 仝青英 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59 385 11.0 15.0
5 王发强 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62 472 12.0 19.0
6 梁贵喜 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2 34 3.0 5.0
7 高辉 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0 45 5.0 6.0
8 丁红 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9 106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扑吗啡
神经保护
6-羟基多巴胺
黑质
腹侧被盖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