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甘薯茎线虫样本采自河北、山东和安徽省的部分甘薯产区,该线虫种鉴定为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Thorne,1945).雌虫:线虫唇架骨质化,唇区稍缢缩、有4个唇环和6个唇片;侧区有6条侧线,有网格纹.中食道球梭形、有瓣膜,食道腺通常覆盖于肠的背面达体宽1/2,个别覆盖于肠侧面和腹面;尾呈锥状,稍向腹面弯曲,末端窄圆;卵巢前端卵原细胞双行排列;阴唇略隆起,阴门裂与体轴线垂直,阴门宽度占4个体环;后阴子宫囊大,延伸至阴肛距2/3~3/4.雄虫:虫体前部与雌虫相似.泄殖腔隆起,交合伞起始于交合刺前端水平处向后延伸达尾长3/4;交合刺朝腹向弯曲,前端膨大具指状突;引带短.
推荐文章
甘薯茎线虫病研究进展
甘薯
茎线虫病
腐烂茎线虫
甘薯茎线虫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甘薯茎线虫
特征特性
症状
防治
甘薯茎线虫与镰孢菌对甘薯的复合侵染
甘薯茎线虫病
腐烂茎线虫
茄病镰孢
尖孢镰孢
甘薯茎线虫病药剂防治效果研究
甘薯
茎线虫病
药剂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薯茎线虫的形态特征
来源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薯 茎线虫 腐烂茎线虫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病原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5.313.4
字数 16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12-0914.2006.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绍升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10 1010 16.0 22.0
2 章淑玲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2 112 5.0 10.0
3 陈玉芬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56 2.0 2.0
4 王宏毅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4 6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65)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薯
茎线虫
腐烂茎线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病理学报
双月刊
0412-0914
11-2184/S
大16开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楼406室
82-214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6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