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典型的桂西岩溶区广西都安县三只羊乡进行'早钟六号'和'长虹三号'两个大果枇杷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均能适应引种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而且还具有早实早熟的特性,栽种第三年有80%以上的植株开花结果,单株产量在10 kg以上;两个品种每公顷产量分别为7 875 kg和8 400 kg,产值为47 250元和50 400元,净收入为35 250元和38 400元,果实品质优良.成林的枇杷园增加了林地面积,明显改善局部小气候.在桂西峰丛岩溶山区发展大果枇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推荐文章
再论广西桂西、桂西北高峰丛热带岩溶发育历史
晚白垩纪
老第三纪
高峰丛洼地
热带岩溶发育历史
桂西、桂西北
桂西峰丛岩溶区的环境特点及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设计
岩溶山区
峰丛洼地
环境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优化
广西峰丛岩溶区水质现状与评价
峰丛岩溶区
水质
评价
广西
桂西岩溶石山区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岩溶石山区
农业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桂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桂西峰丛岩溶山区大果枇杷引种试验初报
来源期刊 广西植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桂西峰丛岩溶区 大果枇杷 引种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0-6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8.12
字数 43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142.2006.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铭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7 45 3.0 6.0
2 王新桂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22 142 8.0 10.0
3 何金祥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18 133 6.0 10.0
4 唐峰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6 41 3.0 6.0
5 郭伦发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14 92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桂西峰丛岩溶区
大果枇杷
引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植物
月刊
1000-3142
45-1134/Q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雁山镇85号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编辑部
48-4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2592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官方网址:http://gongguan.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
广西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xi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