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超声辐照技术去除垃圾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研究了输入电功率、初始浓度、初始pH、曝气对垃圾渗沥液中COD的超声去除效果影响,探讨了垃圾渗沥液中有机物的超声去除主要是通过羟自由基的氧化反应,高温热解反应虽然存在,但贡献相对很小.超声去除垃圾渗沥液中COD的动力学模式不能简单用动力学原理来解释,一方面由于超声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和垃圾渗沥液中有机物的种类都很复杂,另一方面由于基于K2Cr2O7法测定出的COD指标不能完全表征超声去除垃圾渗沥液中有机污染物的程度.
推荐文章
城市垃圾渗沥液引起地下水氮污染的研究
垃圾渗沥液
地下水
氮污染
垃圾填埋场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垃圾填埋场
有机污染物
生物降解
动力学方程
矿化垃圾处理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GC-MS研究
矿化垃圾
填埋场
渗滤液
有机污染物
GC-MS
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混凝去除作用机理探讨
焦化废水
混凝
有机污染物
去除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垃圾渗沥液中有机污染物的超声去除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垃圾渗沥液 有机污染物 声辐照 机理 动力学
年,卷(期) 2006,(8) 所属期刊栏目 治理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29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04.2006.08.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晓华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70 3295 33.0 44.0
2 廖利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8 438 12.0 17.0
3 王岩松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94 5.0 8.0
4 王松林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165 6.0 12.0
5 刘哲 12 46 4.0 6.0
6 陶美军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3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垃圾渗沥液
有机污染物
声辐照
机理
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月刊
1003-6504
42-1245/X
大16开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38-8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16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5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