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三通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三通组采用三通法治疗,手足针组采用针刺手足穴位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12和28天TNF-α、IL-1β含量,同时观察比较针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三通组、手足针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28天三通组与手足针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接近健康人组水平;三通组与手足针组比较,TNF-α、IL-1β含量水平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与手足针组比较,三通组可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P<0.05).结论三通组可降低血清TNF-α、IL-1β含量水平,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作用优于手足针组.
推荐文章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
腔隙性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塞
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艾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艾灸
足三里
绝骨穴
缺血性脑血管病
炎性细胞因子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病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比较研究
炎性因子
缺血性脑损伤
银杏叶制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通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及IL-1 β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三通法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0-50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4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5370.2006.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慧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33 270 10.0 15.0
2 王麟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110 876 17.0 24.0
3 季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6 38 2.0 6.0
4 程金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20 13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26)
二级引证文献  (11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通法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3-5370
11-2787/R
大16开
北京西苑操场1号
2-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67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