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软模板制备了纳米氧化亚铜晶须,利用XRD和TEM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Cu2O-Nafion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纳米氧化亚铜在电极上表现出一对较为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对应于Cu(Ⅱ)/Cu(Ⅰ)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速成正比,表明纳米氧化亚铜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受表面控制.研究发现在亚甲基兰为媒介的情况下电极对多巴胺的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此电极上多巴胺呈现一对响应良好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差106 mV,峰电流大大提高,氧化峰电位大大降低,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该电极可以在抗坏血酸存在下测定多巴胺.
推荐文章
氧化亚铜/壳聚糖纳米复合膜制备与表征
氧化亚铜
壳聚糖膜
纳米复合材料
对苯二酚在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金纳米粒子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对尿酸的灵敏测定
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
纳米金-壳聚糖聚阳离子
尿酸
电催化氧化
修饰电极
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碳纳米管/纳米TiO2复合膜
电化学阻抗谱
抗坏血酸
电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氧化亚铜固载亚甲兰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多巴胺的电催化
来源期刊 分析试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纳米氧化亚铜 电化学性质 多巴胺 电催化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1
字数 37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720.2006.07.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飞鹏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氧化亚铜
电化学性质
多巴胺
电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试验室
月刊
1000-0720
11-2017/TF
大16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82-43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0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98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