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野草》不仅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学者们研究鲁迅的重地。学者对《野草》的研究兴趣不仅因为《野草》具有独特的诗性品格和强烈的文学特征,更在于《野草》展现了鲁迅丰富的内心世界,凝聚了鲁迅深邃的生命哲学。鲁迅对文学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非常明确的,他绝对不是为文学而文学的,鲁迅看中的是文学的社会作用,他寄希望出现一批'精神界的战士',是为人生的文学。鲁迅之所以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最伟大的作家,关键在于鲁迅找到了文学与文学之用的最佳契合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草》:美丽的绚烂的人生的万花筒
来源期刊 上海鲁迅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研究 野草 文学 哲学 人生 学者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14
页数 9页 分类号 I21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研究
野草
文学
哲学
人生
学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鲁迅研究
季刊
32开
上海市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