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二氧化氯化学氧化体系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单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3400 mg/L的直接大红染料配制废水时,最佳反应Ph值为1,氧化剂经济用量为400 mg ClO2/L废水,反应时间为10min,COD去除率可达85.9%左右,氧化指数(COD削减量:ClO2投加量)=7.当二氧化氯与自制催化剂所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对直接大红染料配制废水的处理时,最佳反应Ph值为2左右,氧化剂经济用量为600 mg ClO2/L废水,反应时间为10 min,COD去除率可达99.2%以上,氧化指数=17.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在处理钻井废水中的应用
钻井废水
混凝
二氧化氯
催化氧化
钻井液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工业有机废水的发展
二氧化氯
催化氧化
氧化机理
催化湿式二氧化氯氧化法的研究
催化湿式二氧化氯氧化
负载型催化剂
浸渍法
染料与农药废水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烟草污水
二氧化氯
烟草废水
催化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性炭载体下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直接大红染料废水研究
来源期刊 染料与染色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氧化氯 催化氧化 难降解废水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环保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2,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61
字数 3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179.2006.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启环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52 658 17.0 24.0
2 王承涛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7 57 3.0 7.0
3 王琼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9 193 8.0 13.0
4 左志芳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3 4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56)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氯
催化氧化
难降解废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染料与染色
双月刊
1672-1179
21-1483/TQ
大16开
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8号
8-3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7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