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在动物模型中探讨电钻振动诱导听力减退的机制和可能的血迷路屏障变化.方法用电磁振荡器在5只豚鼠听泡上产生可重复的振动,其振动频率为250 Hz,用复合动作电位评估其听功能,振动后3小时至4天用4.7特斯拉磁共振成像分析其血迷路屏障变化.静脉注射T1增强剂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atebismethvlamide(Gd-DTPA-BMA)作为血迷路屏障的示踪剂.结果振动诱导平均听力损失40dBHL,在振动后立即测试的耳蜗中,其中阶摄取Gd-DTPA-BMA,提示血迷路屏障通透性增加.在振动后2天至4天的动物中,其中阶内无Gd-DTPA-BMA摄取.结论250 Hz振动使血路屏障通透性增加是使导致听力减退的原因之一.其通透性的变化为一个可逆的过程.
推荐文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磁共振成像研究及进展
创伤后应激障碍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应激
磁共振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先天性耳聋
内耳畸形
听觉行为分级标准
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
桥本脑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病理机制
桥本脑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功能成像
自身免疫性脑炎
Alzheimer病的早期磁共振表现
Alzheimer病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耳蜗振动创伤后血迷路屏障变化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来源期刊 中华耳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对比剂 钻诱导听力减退 内耳屏障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Q437|R642
字数 35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922.2006.01.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物模型
对比剂
钻诱导听力减退
内耳屏障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2-2922
11-4882/R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11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