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对40岁以前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状态的影响,并分析其变化与疗效关系.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对56例14~40岁偏头痛患者,在中药汤剂治疗前后,无头痛发作时分别进行脑血流状态的测定,进行对比,并观察半年~1年,统计疗效,分析脑血流状态的变化与疗效关系.结果:一侧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头痛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比非头痛侧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非头痛侧MCA、ACA的Vs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双侧偏头痛患者和一侧偏头痛患者之头痛侧在治疗后MCA、ACA的Vs均有明显下降(P<0.01).观察半年至1年,治疗有效率为92.86%,显效率69.64%.结论:中药汤剂采取多味药相互配伍治疗,可改变青少年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的异常状态,取得良好疗效.发作间隙期仍有明显脑血流速度加快造成的脑血流异常状态是该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脑血流的影响
偏头痛
针刺
脑血流
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
针刺治疗青少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偏头痛
针刺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5-羟色胺
青少年
颊针疗法对30例偏头痛的疗效及脑血流的影响
颊针
偏头痛/针灸疗法
脑血流
疗效观察
彩色经颅多普勒对85例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速度的观察
彩色经颅多普勒
偏头痛
脑血流速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对青少年偏头痛患者脑血流状态的影响及与疗效之间关系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治疗 青少年 偏头痛 脑血流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内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7.2
字数 37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49.2006.1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萍 57 423 12.0 17.0
2 王传升 69 466 14.0 18.0
3 张军 16 88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治疗
青少年
偏头痛
脑血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