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大量文献调研,概述注CO2提高气藏采收率(EGR).注CO2提高气藏采收率的主要方法,是剩余天然气恢复压力法--将CO2高压注入地层并恢复地层压力.在地层条件下,CO2一般处于超临界状态,粘度大大高于甲烷粘度,密度远大于甲烷.随着注入量的增加,使CO2向下运移可稳定地将甲烷驱替出采出井,并具有避免沉淀和水侵发生的优点.文献表明,CO2纯度与注入气体扩散系数成反比,扩散系数小,天然气采收率高,CO2含量为 99.433%的注烟道气可提高采收率至88%~90% OGIP,效果最佳.CO2扩散系数、在水中的溶解性、注入时间及注入速率对提高采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推荐文章
致密低渗透气藏注CO2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
注CO2
低渗透致密气藏
提高采收率
数值模拟
CO2埋存
长岩心实验
主控因素
潜力评价
热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热CO2驱
筛选标准
方案设计
提高原油采收率
致密低渗透气藏注CO2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
注CO2
低渗透致密气藏
提高采收率
数值模拟
CO2埋存
长岩心实验
主控因素
潜力评价
CO2的埋存与提高天然气采收率的相行为
气藏
二氧化碳
埋存
提高天然气采收率
深度
相态
超临界二氧化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注CO2提高气藏采收率
来源期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提高 气藏采收率 恢复压力 驱替 烟道气 扩散系数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试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1,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26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77.2006.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雷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1 237 10.0 14.0
2 常志强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4 33 3.0 4.0
3 胥洪俊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2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118)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提高
气藏采收率
恢复压力
驱替
烟道气
扩散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季刊
1673-3177
51-1159/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