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78年年底,我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北京探亲,到中央民族学院去看望费孝通先生。此时父亲(潘光旦)已去世11年了,这是自“文革”劫难后,我第一次见到费先生。我们都没有谈及十几年的遭遇,费先生直截了当地问我:“你能不能回来整理潘先生的遗稿。”不久后,我被借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在费先生指导下开始查找整理父亲的遗稿。此工作开始不久,1979年,中央决定重建社会学学科,我就随同费先生调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参加了社会学学科重建工作。1985年,我又随同他到北京大学建立了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此后,我一直担任费先生在学术工作方面的助手。
推荐文章
第三次土地调查意义及技术路线与方法
第三次土地调查
意义
技术路线
方法
第三次免疫应答的研究
免疫
数学模型
抗原
T细胞记忆
浅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第三次普查
全国
农业普查
对策
第三次剖宫产母婴结局分析
第三次剖宫产
母婴结局
临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费孝通先生的第三次学术生命(上篇)
来源期刊 社会学家茶座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学术工作 费孝通 先生 社会学人类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民族学院 民族研究所 生命 北京大学 呼和浩特市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02
页数 7页 分类号 G649.28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乃谷 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1 1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术工作
费孝通
先生
社会学人类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民族学院
民族研究所
生命
北京大学
呼和浩特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学家茶座
季刊
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
出版文献量(篇)
151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