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在白垩纪时期与外围六盘山、河套盆地相隔,是独立的非均衡坳陷盆地.盆地以南北向为轴,盆缘斜坡东缓西陡,盆地轴面西倾,沉降中心位于西侧,沉降中心区沉积厚度明显大于周缘抬升区.不对称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不仅控制了盆内岩性、沉积相及地层分布,导致盆缘以冲积扇、河流相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和砂岩沉积为主,盆内为风成沙漠相、三角洲前缘相和湖泊相的砂岩和泥岩.下白垩统平面展布受盆地升降运动、剥蚀与残留变化规律影响,盆地东部和边缘剥蚀作用强,残留厚度小,腹部及西部坳陷区地层发育全,保留厚度大,以洛河组分布最广,其次是环河华池组,罗汉洞组及泾川组仅残留在西部和北部坳陷区.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沉积建造对地下水的控制
鄂尔多斯盆地
白垩系
地下水
沉积建造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
地下水
水化学
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构造裂缝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
裂缝(岩石)
沉积(地质)
奥陶纪
三叠纪
侏罗纪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沉积环境与生烃潜力
鄂尔多斯盆地
中元古代
蓟县系
沉积环境
生烃潜力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沉积建造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建造 白垩系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盆地演化与构造-沉积作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111.3
字数 45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85.2006.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友运 53 745 15.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积相
沉积建造
白垩系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双月刊
0253-9985
11-4820/TE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中石化1206
82-28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0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