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本文以宁南清水河断陷盆地为例,研究西北干旱区储水盆地水循环特征与苦咸水成因机制.通过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水化学模拟计算以及水文地质控制因素分析,阐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地表水难以形成持续性补给源;清水河平原地下水从形成上划分为:浅层现代水、深层古水、混合水.现状开采条件下,浅层现代水与深层古水的定量转化关系为山前洪积扇地下水7.6:2.4,平原下游地下水3.2:6.8,平原主要开采区地下水5.2:4.8~6.6:3.4;山前洪积扇和冲积平原浅层地下水循环时间为7~28年,下游平原深层地下水循环时间为300年以上,上游冲积平原中深层地下水,总体上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各主要开采区,可更新能力在人工开采条件下明显增强,时间为60~75年;研究区苦咸水主要是地下水溶解了含水层介质中大量的膏盐,矿化度增高所致.
推荐文章
塔城盆地地下水“三氮”污染特征及成因
塔城盆地
地下水
硝态氮
亚硝态氮
氨氮
氮元素污染
宁夏清水河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现状及演变规律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演变规律
清水河平原
广州市沿海平原地下水循环及转化规律初探
环境同位素
水循环
地下水
地表水
降水
广州市
黑河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补给效应
黑河流域
地下水
转化过程
同位素特征
非均一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宁南清水河盆地地下水循环特征与苦咸水成因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循环 更新能力 苦咸水 同位素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1.3|P641.13|P6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06.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秋生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9 111 8.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65)
二级引证文献  (12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
水循环
更新能力
苦咸水
同位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658
论文1v1指导